640人已参加,报名有惊喜

热点解读

咨询热线:

18083809921

座机: 0871-65511348

邮 箱:yin84196@163.com

地址: 昆明市五华区大观商业城B1B2幢4楼4号

当前位置:首页 » 面试热点

题目:垃圾分类既是民生“关键小事”,也是绿色发展大事。尽管这项工作已取得积极进展,但一些地方垃圾分类有名无实、流于形式,集中投放点疏于管理,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,垃圾分类成为难坚持的民生事。请谈谈你的看法?

各位考官,接下来我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:

近年来,多地以“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”为目标,有力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。但一些小区仅仅是把垃圾桶分类,大多数垃圾混放在一起;部分群众把垃圾分类当成负担,主动分类意愿不高。

与此同时,撤桶并点后续管护不力、政策宣传不足,是当前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难点。不少群众不了解垃圾分类后续处理流程,认为垃圾收运时“先分后混”,自己的前端分类是“无用功”。

此外,有毒有害垃圾投放亟待完善。有毒有害垃圾类别较多,包括废弃杀虫剂、过期化妆品、电子垃圾等,每类都需要专门处置,且对储存环境要求较高。垃圾分类是系统工程,目前大多数群众已经形成了到集中投放点倒垃圾的习惯,但仍需进一步规范引导。

首先,完善垃圾分类相关法规,明确主体责任。应压实物业等相关单位主体责任,避免管护不力、推诿责任等情况发生。

其次,加强科学管理,统筹垃圾分类涉及的多方主体,健全“资金+信息”体制。基层可以建立收费加补贴的机制,对需要填埋和焚烧的其他垃圾收费,对可回收物进行补贴,提高物业和社区管理动力,吸引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分类。同时,加强信息公开,建立健全生活垃圾统计制度,包括垃圾排放量、收费补贴明细、再生产品销售信息等,让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信息公开透明。

此外,宣传引导教育是垃圾分类的治本之策,建议从小培育垃圾分类投放意识。推出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“垃圾分类宣传进校园”活动,让孩子带动家长“拎清”垃圾。

考生答题完毕,谢谢各位考官。

参考书目:《半月谈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