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40人已参加,报名有惊喜

热点解读

咨询热线:

18083809921

座机: 0871-65511348

邮 箱:yin84196@163.com

地址: 昆明市五华区大观商业城B1B2幢4楼4号

当前位置:首页 » 面试热点

题目:相关报告预测,中国将在2022年左右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,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%以上。请谈谈对这一现象的看法?

各位考官,接下来我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:

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,健康检测、身体评估、康复照护等养老工作也日趋多元化、专业化和精细化。今年7月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发布9个新职业,养老护理领域的“老年人能力评估师”名列其中。

“老年人能力评估师”被确定为一种新职业。评估内容包括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、走失风险、摔倒指数、压疮风险、精神状态等。

此外,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也需要考虑。老年人的精神状态、感知觉与沟通、社会参与情况等,也被纳入评估内容。

如何在老年人评估领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真正让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安?

首先,加强养老服务评估人员的专业建设。目前,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缺口较大,人才队伍建设急需提速。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的专业性强、对综合能力要求高,评估师除了具备一定的医学、社会保障、社会工作、心理学、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外,还需有较强的表达、沟通和观察能力,且拥有养老行业的实践经验。

其次,相关部门应尽快开展职业资格认定工作。尽管目前“老年人能力评估师”已被确定为职业,但所谓“持证上岗”的“证”并未统一:一些行业协会、养老机构、培训学校等主体都有自己的培训和考核方式,认可度和权威性都不如国家统一规划和管理的职业资格认定。

未来评估从业人员经正规培训、持证上岗后,也要被相关部门监管,以真正掌握老年人的照护需求。这样一来,将有利于政府和行业进行决策、规划市场供给和合理分配有限的养老资源。

再次,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化、规范化、人性化的老年人能力和需求评估制度。早在2013年,民政部就已发布老年人能力评估的行业标准。由于该标准在某些方面还不够量化和细化,在实际运用中关注老年人的能力却忽视老人及其家人的意愿,一些评估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喜欢使用此标准。而评估工具和标准的不统一,又会导致评估结果主观性强,不够准确。因此,民政部门应与卫生、医疗保障等部门共同推进评估体系的完善,根据我国老人的实际情况确定失能状况和护理服务等级,并鼓励社会力量、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评估,促进评估工作成为独立定责的岗位,确保评估结果科学、客观和公正。

考生答题完毕,谢谢各位考官。

参考书目:《半月谈》